2025年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楼A区216教室召开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青兰教授主持会议,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左勇超副教授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刘回香老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龙思达老师分别从课程建设、教研活动计划制定及实施、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以及科研促进教学等方面汇报了本学期本教研室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党支部副书记左勇超副教授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建引领等方面对本学期党建工作进行总结。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学习2025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观看四川省党员学习清单“每月送活动与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做到教育党员有温度有力度。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组织功能。按照学校党委组织部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委员会由原来3人增加为5人,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组织功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到管理党员有温度有力度。四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西华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工作,积极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五是党建引领科研工作,助力学校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学校“三化”协同育人项目发表论文5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六是加强宣传工作,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压实工作责任,严把新闻稿的政治关、质量关。本学期部门网站发布新闻稿38篇,向学校公众号推送3篇新闻稿。完成党委宣传部要求上报省委教育工委的《南科院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配备情况汇报》材料的撰写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青兰教授从教学、科研、实践教学、对外交流等方面对本学期行政工作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我院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教学工作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周末理论大讲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落实骨干教师示范课制度、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和集体备课会制度,本学期开展集体备课9次,青年教师汇报课5次;三是协同学工部门到朱德故里、罗瑞卿故居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科研工作方面:一是各类课题立项12项,其中省厅级课题立项3项,市级课题立项7项,校级课题立项2项;二是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荣获论文征文优秀奖1篇;三是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对外交流方面:一是3月22日,邀请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教学比赛方面的交流与指导;二是组织教师到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助力学校召开第一届文化育人学术研讨会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交流活动。教学改革方面:一是本学期完成思政课教学案例10个,撰写课堂革命案例3个;二是要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更多思政课“金课”;三是要加大教学研究力度,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教研促教改。
此次期末总结大会的召开,为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初稿:刘 静
图片:魏瑜敏
初审:魏瑜敏
终审:左勇超